報告摘要

關鍵績效摘要
2023年-公司治理績效
  • 2023年全年營收以41,296,217仟元改寫歷史新高,年增 6.78%。
  • 本公司注重董事會成員組成之性別平等,並以提高女性董事席次為目標。目前董事會成員男性占86%(6位),女性占14%(1位)。
  • 2023年未發生任何違反誠信原則之不法行為及貪腐事件,全體員工均符合道德法規,具體落實企業誠信經營理念。誠信經營意識養成,平均每位員工受訓15.9小時。
  • 2023年公司治理評鑑21-35%。
  • 2023年度共進行4次備援演練,分別於台光電子公司、台光(昆山)公司、中山台光公司、台光(黃石)公司進行演練,包含跨廠主要設備、服務切換與備份資料復原測試。
2023年-永續供應鏈績效
  • 完成EM-390系列銅箔基板進行產品碳足跡查證。確認有近60%的碳排放量在設計階段(即原物料階段)。
  • 主要使用之原物料為銅箔在地採購金額比例,台光(昆山)公司≧35%、中山台光公司≧34%、台光(黃石)公司≧55%。
  • 銅箔使用回收銅比例台灣廠≧100%、台光(昆山)公司≧87%、中山台光公司≧97%、台光(黃石)公司≧90%。
  • 在2023年,100%新供應商皆依新供應商評鑑流程涵蓋環境管理與企業社會責任要求項目進行評核。
  • 在2023年,100%簽訂『社會責任約定書』、『無衝突金屬宣告書』。
2023年-環境保護績效 / 2024年-節能減碳績效
  • 2023年-環境保護績效
  • 能源管理:每單位銷售金額的總能源消耗量2023年較2022年減少8%;2023年重油使用量降為0;再生能源使用率1.2%;碳排放量(類別一+類別二)2023年較2022年增加4.27%
  • 污染源管理:空氣污染量台灣廠區2023年較2022年減少18%; 一般廢棄物可回收比例2023年較2022年提升6.7%;總廢棄物產生量強度2023年較2022年下降31.58%
  • 2024年-節能減碳績效
  • ● 近年來氣候變化加劇,各地區氣候災難頻發,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成爲全球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作爲全球企業公民,台光電子積極採取各項節能減排措施,以期符合永續發展目標。2024年台光電子主要實施節能減碳改造項目計23項,共計投入約新台幣1,950萬元。整體減碳項目涵蓋製程與公用設備的節能改造,本年度進行調整或汰換的設備項目包含:冰水泵浦、散熱水塔、馬達、迴流線真空泵、RTO助燃風機、太陽能路燈、低氮燃燒機及熱回收風機、LED照明燈與其他改善設備等, 2024年推估總減碳量約1,622公噸CO2e。
2023年-員工關懷績效 /2024年-社會共融績效
  • 2023年-員工關懷績效
  • ● 台光電子員工達4200人以上,員工組成以50歲以下為主,比例平均達95%以上,擴大教育訓練範圍,舉凡基層主管、中間主管,高階主管,縮小公司管理職斷層。每人訓練時數為25小時以上,除黃石廠區外,其餘廠區離職率低於30%。建立員工關懷體系,期加深同仁對公司的安心感。
  • 2024年-社會共融績效
  • ● 台光電子於台灣的生產基地位於桃園市及新竹縣,針對所在地社區的風險與機會持續進行了解及因應。秉持著在地經營、回饋鄉里之精神,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台光發揮多年在製造業所累積的能量,推展企業核心價值,以關懷為主軸,投入經費與人力,發展員工和社區關懷等社會參與行動。2024年台光電子結合子公司、關係企業、友好團體以及異業合作,主動參與及辦理社會正面效益活動或發起公益專案,展現社會影響力,期望與社區共同創造共融、共好、共享的環境。2024年度台光於台灣區與所在社區關連之推動重點及執行情形摘要如下:
  • * 增加在地人力聘用:至2024年底止,台光電子累積聘用設籍或通訊地點在桃園及新竹之同仁的人力比例約為72%。台光盡力適當聘用公司營運所在地之人力,期許提升社區經濟、增進社區認同。
  • * 提升在地環境綠化:台光廠區皆位於產業園區內,2024年配合主管機關認養所在廠區週邊之路樹及綠地300餘平方公尺,維護所在園區之社區環境,以綠化/美化提升工作及週遭場域環境舒適度,協助提升環境效益。
  • * 員工與社區關懷雙贏:為履行ESG責任,台光在積極推動社區永續發展的同時,希望也能兼顧員工照顧。2024年通過創新的專案合作方式,捐贈新台幣壹佰萬元予外部基金會推動社區關懷專案,專款並用於公司退休或在職員工及其親眷之關懷照護等服務(包含在地桃園、新竹等在地員工)。此專案不僅對內可幫助員工規劃樂齡生活、分擔照顧銀髮親眷的壓力;同時,對外亦透過專業團隊結合當地公私部門資源與社區活動合作發展,成就員工、親眷、社區與公司多重效益,增強人與社區的羈絆與認同。
2023年-安全職場績效
  • 職安衛教育訓練計畫展開執行率100%(達15.5小時)。
  • 持續針對廠區未汰換的舊型機台增設安全防護相關設施,除了消除作業時的罹災風險,更主動促進人員危害警覺性。(IQC/IPQC新增增加活動抽氣裝置、化學倉防爆馬達更新、台光中山廠新增膠槽通電指示燈及緊急停止開關及台光黃石廠RTO熱媒油低位槽設置防洩漏圍堰)。